推荐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申报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一、背景
在电磁空间安全治理与应用开发背景下催生出高质量数据集需求,然而数据多源异构、产权不清等问题导致电磁空间环境数据产业协同与赋能不足。通过持续迭代的数据治理、挖掘等措施,建成电磁空间环境高质量数据集,形成统一的电磁空间环境数据产品体系、治理体系和服务模式,完善面向各类用户的信息服务能力,支撑国家网信体系建设和电子信息系统发展。

整体框架图
二、方案和成效
一是完善站网和观测体系,丰富电磁空间环境数据资源。通过自主建站、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等方式,持续完善观测站网全球布局和观测体系建设,建立了电离层行扰监测网、雨衰减监测网、闪烁及TEC监测网等十余种观测手段,积累了八十余年的电磁空间环境数据,极大地丰富了电磁空间环境数据资源。
二是建立常态化数据治理体系,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电磁空间环境数据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元数据管理、主数据管理等标准和规范建设,形成了电磁空间环境数据全生命周期数据活动的标准化数据管理体系,完成了高质量数据集5TB治理。
三是构建数据融合应用范式,形成常态化数据运营体系。通过构建涵盖电波、电磁、气象、空间等专业数据的跨行业数据融合应用范式,明确了不同数据运营分工职责、业务流程、运行维护机制和监督机制,实现电磁空间环境数据的采、存、治、管、用的常态化运营体系。
四是建设数据服务升级机制,打造电磁空间环境数据生态。以国际电信联盟、子午工程等国内外合作平台为依托,加强全球电磁空间环境数据合作与数据生态构建。支撑四十余项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修订,支撑南极科考和载人航天等环境信息服务数十余项。
三、创新点
一是完善电磁空间环境数据标准体系。以电磁空间行业数据标准化为核心,以数据业务规范化为目标,融合国内和国际现有电磁空间环境各类数据规范,统一不同类型数据格式和标准,建设涵盖数据全寿命周期、全类型数据的标准规范体系。
二是建立数据治理常态化运行机制。针对电磁空间环境数据治理中存在的业务不规范等问题,通过建立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电磁空间环境数据治理业务流程和技术规范,实现从数据输入到服务输出全链条的标准化、规范化操作和管理。
三是形成数据服务产品滚动升级机制。通过集成电磁空间环境多源化数据资源,持续收集数据使用用户需求,协同国内同行业优势单位研发服务产品,实现产品迭代升级和技术水平提升。

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版权所有 ©2009-2025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1号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联系电话:010-64102867 传真:010-64102861 邮编:1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