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单位:中国气象局
申报单位: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一、背景
为打破我国气象业务对欧美再分析产品的依赖,解决高分辨率、高频次气象数据供给不足问题,中国气象局启动全球大气再分析系统研制项目。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四维集合变分混合同化方法,同化了全球常规和116颗卫星观测资料,水平分辨率可达10公里逐小时。这一数据集的构建,能有效提升我国气象数据保障能力与国际影响力,为气象核心业务提供坚实数据支撑,同时为 AI 预报模型训练奠定高质量数据基础。
10公里分辨率全球再分析数据集赋能AI气象预报模型
二、方案和成效
一是锚定高质量气象数据集研制目标,实现国外AI预报模型训练数据集的国产替代。基于国际先进的资料同化技术,构建全球45年长度10km分辨率逐小时的大气再分析产品,目标是使产品质量达到国际主流再分析水平,从而实现对国外AI预报模型训练数据集的国产替代,为气象领域的AI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支撑。
二是采用以四维集合变分混合同化技术为核心的实施方案,提升产品质量。攻克集合初始化、偏差订正等20余项关键技术,实现全球常规及215种卫星资料整合与高效同化;建立全链路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在观测、预处理、同化三阶段实施闭环质控,确保数据完整、一致、准确。研发出全球首个10km再分析产品,能够精准刻画45年天气演变,精度优于国际第三代产品。
三是优化服务方式,提升用户体验,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优化服务界面,实现用户注册即享秒级定制检索,大幅提升用户体验该产品服务18个行业的4200个用户;作为AIM-FDP计划AI模型训练基准数据集,支撑了全国14家AI模型的训练,这些模型可预报天数最长超过10天,成功实现对国外再分析数据集的国产替代;此外,还支撑了三维立体预报等国家级业务的开展。
三、创新点
CMA-RAV1.5凭借技术体系创新,推动我国再分析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局部领跑”的跨越:
一是实现同化技术升级。引进四维集合变分混合同化技术,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前20年卫星资料同化应用量增13%;构造流依赖Be矩阵提升同化效益,产品质量优于CRA-40和JRA-55等。
二是实现国产观测资料自主可控。整合国内特有数据,自主研发探空偏差订正技术,同化全球116颗215种卫星资料,其中国产37颗45种,占比最高达18%。
三是分辨率与时效性国际领先。模式分辨率13公里(后处理为10公里),小时级实时更新,优于ERA5(25公里,滞后5天更新)。
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版权所有 ©2009-2025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1号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联系电话:010-64102858 传真:010-64102861 邮编:100007